吉林省年平均降水量约为 600mm,其80%集中在夏季和秋季两季,其余不足20%分布在春两季,也正是这个原因,导致了水资源多以洪水形式出现。
吉林省东部地区年降水量约为 750mm,中部地区年降水量约为 650mm,西部地区年降水量仅 为 430mm 左右,干旱年份降水量不足 300mm。
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造成了吉林省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,具体表现为以 下几点:
1. 吉林省为河源省份,流出省境的水资源相对较多,而流入省境的水资源相 对较少。年均流出省境和流入省际、国际界河的水量达 338 亿 m3,主要从松花江 干流、图们江、鸭绿江、牡丹江和浑江流出;流入省境的水量仅为 30 亿 m3,主 要是从洮儿河和西辽河流入我省。
2.以大黑山(斜贯吉林省中部,是吉林省自然地理区域划分的重要分界线) 为界限,东部山区水资源量丰富,中、西部地区明显不足。东部的地表水水资源 大于西部,东部水资源多为地表水;西部地表水贫乏,而以地下水为多。水资源 在区域上呈现出“南丰北欠,东多西少”、“边缘多、腹地少”的局面,与社会经 济人口呈现逆向分布。
3.东部的通化地区、白山地区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吉林地区的水资源量约 占全省水资源总量的 76.8%,为足水区,水资源利用率却仅有 15.2%。尤其是通化、白山、延边三个地区,降水量大,水资源量多,但是由于本身地处于长白山 区,耕地面积少,工业发展缓慢,农业工业用水量少,所以造成水资源的利用率 很低,水资源量富足;中部的长春地区、四平地区、辽源地区水资源较少,但是 相较于东部地区经济发达,人口众多,工业基础好,耕地面积也较东部地区多,因此需水量大。但由于水资源量少,所以仅以全省 12.9%的水资源支撑着全省 47% 左右的人口、工业、农业等用水需求,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高达 75.3%。随着城 市化、工业化、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、经济的发展、人口的不断增加, 用水需 求还将增加, 当地水资源已经不能满足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;西部的白城、松原地区水资源匮乏。尤其是白城地区,地质条件差,耕地中多为盐碱地,农业 用水量相较其他地区高很多。这两个地区水资源仅占全省水资源总量的 8.5%,水 资源开发利用程度高达 90%。
4.汛期水量多,非汛期水量少,河川径流量的年内、年际变化幅度大,水资 源总量、水资源可利用量的年内、年际变化幅度大。
5.目前吉林省中东部的图们江、鸭绿江、第二松花江和绥芬河流域水资源可 利用量大于消耗量;中西部嫩江、松花江干流流域本地水资源可利用量接近于消 耗量,供水能力明显不足;西部东辽河、西辽河和辽河干流水资源可利用量小于 消耗量,属于严重的资源型短缺。